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

禮敬承德外八廟普寧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普寧寺
        康熙、乾隆兩大帝建設承德避暑山莊、外八廟,依據相關資料顯示,絕非為了玩樂,實乃為懷柔邊疆少數民族之用。與少數民族領袖、使節於山莊內賽馬、野餐、狩獵、划龍舟、摔角、國宴簡直像舉辦中國奧林匹亞,外八廟則以宗教落實少數民族政策,塑造尊重少數民族信仰形像,康乾可說是統戰界的祖師爺。

        外八廟因地處塞外,為清朝國立的寺廟〈理藩院管理,可見其功用〉,各廟氣勢恢宏,每一座廟論歷史、論建築、論規模,台灣無一廟可相比。就像西歐教堂,其與城市共構的氛圍,台灣教堂就無此感覺,也許台灣宗教自由,沒有獨哪個宗教於一尊有關。

        其中的普寧寺有240年以上歷史,依西藏三摩耶廟之形式建築,依山勢而建,座北朝南,由廟前而後依序為山門、碑亭、鐘鼓樓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。

        山門共五間,很少見到如此多者,山門墊內供奉哼哈二將。《普寧寺》銜牌以滿、漢、蒙、藏四種文字書寫。門前飄著白、黃、紅、綠、藍五種顏色的經幡(風馬旗),像徵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藏族認為白色善良、紅色剛猛、綠色平和、黃色仁慈、藍色機智。

圖:承德普寧寺山門

        入了山門,東、西各有鐘樓、鼓樓;不要以為人人會敲鐘、打鼓,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,敲鐘還是要由入門者為之,否則敲來聲音渙散,如何代表古剎的精神,更稱不上暮鼓晨鐘。中間有一碑亭,記述建廟及平定相關地區事略,為重要歷史文獻。
圖:承德普寧寺鐘鼓樓

        碑亭後面為天王殿,面闊五間,殿內供四大天王。
圖:承德普寧寺天王殿

圖:承德普寧寺功德牆

圖:承德普寧寺法輪要順時針轉

圖:承德普寧寺大雄寶殿

        大乘之閣為藏式廟宇面闊七間,進深五間,閣中懸掛乾隆書寫的《大乘之閣》和《鴻庥普蔭》鴻庥普蔭意思是:佛、菩薩宏福大德。閣中有佛學院年輕喇嘛正在日課,入學有一定的資格。閣中最著名的是供奉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普薩,高22.28公尺、腰圍15公尺,法相莊嚴,兩旁為高15公尺的散才、龍女,置身其間,可以感受神力無邊,苦難眾生之渺小。所以普寧寺又稱大佛寺〈因敬佛無攝影〉


圖:承德普寧寺大乘之閣


        大乘之閣四周之藏式建築,代表宇宙四大部洲、四小部洲構成的曼荼羅。其四角各有一喇嘛塔,代表大圓鏡智、妙觀察智、平等性智、成所作智等四智。塔頂剎有法輪,上有寶蓋和日、月、寶珠等火焰。這些建築群,體現佛教的宇宙觀。

圖:承德普寧寺部洲象徵建築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圖:承德普寧寺緊鄰的普佑寺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普陀宗乘之廟
        普陀宗乘之廟為外八廟中最大者,俗稱布達拉宮;【布達拉】者普陀之藏語譯音,仿西藏布達拉宮興建。建築由前而後為:山門、碑亭、五塔門、琉璃牌坊、大紅台。山門面闊三間,較普寧寺小,前有一對石獅子。

圖:普陀宗乘之廟山門

圖:普陀宗乘之廟與西藏布達拉宮之比較


       普陀宗乘之廟之五塔門前有對石象,五塔統稱喇嘛塔。塔身飾佛龕有時輪金剛咒,五塔由右至左分別為:黑塔代表風金剛杵,象徵不動金剛佛;白塔代表水法輪,象徵大日如來佛;黄塔代表土飾寶傘,象徵寶源佛;绿塔代表空飾寶劍,象徵不空成就佛;红塔代表火飾蓮花,象徵無量光佛。

圖:普陀宗乘之廟之五塔門

圖:普陀宗乘之廟之法輪、經幡與瑪尼石

   琉璃牌坊為三間四柱七樓之建築,中樓前匾額《普門應現》,意指觀音顯現普渡眾生之門。
圖:普陀宗乘之廟琉璃牌坊

        過了琉璃牌坊為白台區,白台以青磚做邊,牆壁飾以紅色盲窗〈無法開啟〉,上面之殿堂有密宗佛像、天女像。
圖:普陀宗乘之廟白台


        大紅台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建築,高43公尺,基地屬片麻岩,群樓環抱為口字型建築,外壁飾以藏式盲窗,中間為面闊進深各七間的《萬法歸一》殿,鎏金瓦頂非常華麗,中間佛龕供奉釋迦牟尼佛。
圖:普陀宗乘之廟大紅台

圖:普陀宗乘之廟大紅台


圖:普陀宗乘之廟大紅台主建築


圖:普陀宗乘之廟萬法歸一殿

        大紅台群樓平台之西北端最高處,是一座銅鎏金魚鳞瓦蓋的重檐六角亭。上懸乾隆御筆題的漢、滿、蒙、藏四體文字《慈航普渡》匾額,意指我佛慈悲如船,普渡眾生以脱離苦海。
圖:普陀宗乘之廟慈航普渡

圖:普陀宗乘之廟大紅台上平台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