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事件簿

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

【法國自由行】巴黎萬神殿Panthéon

【法國自由行】巴黎萬神殿Panthéon
        在盧森堡公園就看得到萬神殿的圓頂,把它當目標就可以走到這個新古典主義的經典建築。其正面仿照羅馬萬神殿,所以稱其為萬神殿;事實上作為安葬法國偉人,又稱《先賢祠》,在西洋建築史上有它的地位,始建於1758年至1790年。

圖:巴黎萬神殿Panthéon

圖:巴黎萬神殿Panthéon

圖:巴黎萬神殿Panthéon

        萬神殿正立面山形牆與門楣銘文,各朝變動了四次之多;現在山形牆上浮雕著女神授與各行各業有貢獻者桂冠,門楣的銘文Aux Grandshommes La Patrie Reconnaissante 其意為:『傑出公民,國家感謝你』,要讓國人記起法國的榮耀,讓人印象深刻。萬神殿建築本身,長84公尺、寬83公尺、高110公尺。
圖:巴黎萬神殿Panthéon

        萬神殿到底是教堂或神殿,兩者之間擺盪了好幾次,也是這棟建築神奇之處,其結構如英國教堂也是呈十字配置,中間是羅馬穹頂和中央圓頂。當決定作為先賢祠,去掉了宗教的各種符號,牆面上有許多精美的大壁畫。

圖:萬神殿壁畫

圖:萬神殿壁畫

圖:萬神殿壁畫

圖:萬神殿壁畫

圖:萬神殿壁畫《輝煌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圖:萬神殿壁畫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圖:萬神殿壁畫

圖:羅馬穹頂和中央圓頂

圖:羅馬穹頂和中央圓頂

圖:羅馬穹頂和中央圓頂

圖:萬神殿穹頂與雕塑《國民大會》

圖:羅馬穹頂和中央圓頂

        1851年科學家傅科(LéonFoucault)將電纜連接到圓頂的中心,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擺錘,通過實驗證明地球的自轉。萬神殿於1995年,在圓頂下裝置了《傅科擺》的複製品,使先賢祠有了更進一步的意涵,將建築與先賢的貢獻相結合。

圖:萬神殿傅科擺

圖:萬神殿傅科擺

圖:軍事家奧什 Lazare Hoche雕像

        萬神殿安葬法國偉人的地方在地下室,縱橫拱門廊道隔成安息場所,對本國或世人有所奉獻之法國人,無論是政治家、將軍、作家、畫家、思想家、科學家、建築師等均入先賢祠,如盧梭、伏爾泰、拉納(Lannes)、雨果、左拉、居禮夫婦等。

圖:萬神殿地下室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圖:萬神殿先賢安息處

        當然也有法國人批評,萬神殿新古典主義建築感覺太冷;先賢安葬的地下室是冰冷、陰暗的,有些入祠者行事有爭議,且女性除居禮夫人外幾乎為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